鸽无止境系列

留学三两事 | 留学期间打工?NO

本文首发个人网站,二发她乡论坛,三发个人微信公众号,四发个人豆瓣日记。

本文所有内容进围绕澳大利亚留学展开讨论,内容势必会影响到留学顾问的话术。但我作为一个前留学生+打工+身边人经验的 3重 buff 加持人,反驳请拿出你亲身体验的所有证据,不然就闭嘴。

这个话题我其实很早就想发表个人看法,但一直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契机和下手点,直到上周在论坛里看到不少人都提到“留学预算不足,能否边读边打工 cover 生活费”,觉得很多人还是把留学期间打工能赚生活费这件事想的过于简单。无论是现实中有人问,还是网络上看到此类提问,我的答案都是:不推荐。

当然肯定是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今天就分享一下个人对 留学期间打工 的看法。如果有对内容观点不赞同或有其他想法的朋友,欢迎留言交流,我也希望听一听别人的经历和看法。

自费留学本来就是一个奢侈品,再加上现在自费留学的门槛已经相比于以前低了很多。例如澳洲八大QS排名都能挤进前100,很多人想着出去读一个回国好找工作或者留在当地。在自己资金受限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看到网上或者留学顾问那里都会说:“你可以边读书边打工,做兼职,那边时薪挺高的。”

如果你正是因为这句话,让本来预算就不是很足够的你,最终决定去留学,那我只能说:你能不能毕业都是个问题。

首先了解一下留学生在澳大利亚读书期间常见的打工赚钱的几个方式:

  1. Legal pay 的工作,需要交税,时薪不低。受限于语言、工作要求等。
  2. 只给 cash 不交税的工作,又叫黑工。常见在华人店打工,工资现金结账(避税),时薪低,入行门槛较低。
  3. 送外卖或开uber
  4. 做 tutor 给人补课。这里指的是自己做私人tutor,不去补习机构或受雇于学校。
  5. 朋友圈生意,如代购、代理(烟、酒等)、做私房、帮跑腿/干活等。
  6. 代写,甚至代考。
  7. 懂的都懂,不懂的就不懂,总而言之不要碰。

接下来,再了解一下去读书的人大概有什么样的背景:

a. 就读专业和自己背景强相关,新知识接受程度快,学习压力不一定大。

  • 英语好或者不好

b. 转专业甚至跨专业,新知识接受程度慢,学习压力大

  • 英语好或者不好

c. 就读专业和背景一般相关,新知识接受程度一般,学习压力大小看情况

  • 英语好或者不好

简单分为以上三类就差不多了,还有更细致的例如自制力、租房的距离远近、就读学校压力大小等,没有算进去,太细这文就更长了。

多提一下 学校挂科率 这个说法,起初也是被这个有吓到,但我自始至终都坚信一点:“只要好好学习,挂是一件难事。”

很多平台都有人说学校有挂科率,还出所谓的挂科排行榜。我现在是在留学行业工作(市场,非业务),有时候去活动现场也能听到学生和家长都问校方你们有没有挂科率啊。校方每次解释都是很无奈,一直在说不要相信网上说的那些,只要你好好学习不会挂科。说好听点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说句不好听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么?

如果平时的作业都是写report/essay之类的,可能还会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只要是通过卷面考试来的,大多都有标准化程式和答案,学得怎么样就决定了答对多少或答错多少。

我当时第一学期就有2门补考(Account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 Principles of Finance),1门重修(Quantitative Methods)。这可不是什么挂科率的问题,是我的确没有好好学习导致的。2门补考是在最后复习 tutorial 和样卷的时候掉以轻心,就没学到脑子里。重修那门更不必说,牵扯到数学的都是我的老大难,当时我去补课都无济于事。当然我后来重修的时候就过了,主要是当时重修时赶上疫情远程,原本占比不是很高的 report 突然变高了。而且新生都不知道当时那个老师的套路,还以为是前一位老师那么轻松。我自然是了解他的套路,在大作业上占了很大的便宜,而且那时候因为已经开始做 marketing 的 report,写 QM 的分析报告还不是小菜一碟,最后这门课拿了C,差2分就D(Thank u George)。反观我 Marketing 的课从来没有挂,甚至还能冲HD。无论是考试还是写文章,我都好好学了根本不可能挂。

有人肯定会说自己碰到了找茬的老师,故意不给分等等。但这样小概率事件又会有多少呢?老师也是打工人,挂科率高、学生申诉等都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麻烦。他们既有学术标准要求,也要担心自己的饭碗。我的确有朋友遇到过这种情况,但很小概率。

这里的不推荐的前提条件指的是:无法保证自己的主课跟得上不挂科、时间管理规划做得好、有精力保证不耽误学习和正常生活。

油管上有一个Youtuber Elizabeth Filips, 她曾经分享了自己的日程安排,她是医学生,可以做到有5份 part-time job的同时,还能同时学习2个半的学位课程。

扪心自问,自己做的到她的1/5么?我肯定不行,我从小就没培养过专注学习的好习惯,再加上会计的课程本来就不是我的强项,不挂科就够费劲了。而且我当时的课程安排还比较烦人,semester 和 trimester 混合在一起,我2年的课表里,别人有寒暑假,我基本上没有,最多休息不到1个月就要开新课。

那什么样的情况可以找兼职呢?

  1. 先看进入主课后能否跟得上,是否需要额外付出时间去学习。如果需要的话打工的事情多少搁置一下先度过学业,稳定了再说。不然挂科重交钱,得不偿失。
  2. 口语水平如何?如果口语够好,直接去 local 找 legal pay 的工作。如果不好,逼着自己弄好,不要在餐馆或者华人店浪费时间。
  3. 如果学习底子还不错,平时学习多总结和考高分,可以给别人补课赚钱。

就阿德我19年打工的经验来说,Marion 和 chinatown 的华人餐馆我当时做服务员,刚开始10-11刀/h,工作6h每天下午5-11点,而且不是每天都排班,只是当时赶上暑假,好多人回去了我还有空。后面会随着你做的久涨薪,生活费差不多是能挣到正好,但是自己的时间和额外的学习时间又会被压缩。而且如果你住的远,来回的交通费和时间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种工作如果你真的考虑要长期做,就要考虑好自己在各方面的取舍。

我之前朋友的同学本硕都是在阿大读的,没有学习上的太大压力,口语又ok。直接周末去当地一个类似托儿所的地方做前台,时薪不低又轻松。同样,我也见过那种见缝插针挣钱的,的确是人家预算有限,全靠这样挤时间赚钱顺利毕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能坚持这样做的人又有多少呢?我是见过他送过外卖、开uber、代写、代购、机场接送、搬家等啥都做,在其他生活开销上能省就省。

我个人建议的判断打工与否的节点是:

第一学期开学——期中,不打工就学习。

期中——期末期间,实在是生活费紧张,可以去华人餐馆先干着黑工,少赚一点生活费平衡。更多精力在主课学习上,直到过了第一学期,心里有数。
第一学期假期——第二学期开学,如果此时英语和第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还行,找当地的工作,甚至是找实习来攒经验为之后做准备。

总而言之,如果你的学费已够,只是在生活费上比较紧张,家里也没能更多的支持,先以学习为主,适应了再说打工的事情。国内外的教育体系不一样的太多,而且还牵扯到语言适应和学术环境的问题,要时刻记住自己的主业是学习不是打工,你只有不挂科才有能留下去打工的机会。其他的就是要考虑打工上班的地点和所住地方的交通、通勤时间、工资、是否有性价比、对自己未来的帮助等等。

如果你挂科,轻则补考(可能你还要花点钱去上补习班找辅导,200刀轻松没了),重则重修(自己算吧)+延毕。如果寒暑校有开设你挂科这门课,你可以趁这个机会给修了,只要过就不用延毕。但如果没有,你只能跟着排课选。最长能延毕1年,毕竟有的课一年可能就开一次。

但如果学费都不够就想出去留学,劝你最好不要这么做。不确定性太大,你要面临的是未毕业被退学的风险,得不偿失。澳新的学费每年都在涨,你除了学习还要挤出更多时间去打工攒钱,如果你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很好,当我没说。如果不好,就不要来折磨自己。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